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两会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西部资讯 > 正文

蒲城县医院魏晓娜:守得疫云散,归来共团圆!

www.xibuxinwen.com.cn(2022-11-27)来源:西部新闻网
复制链接关键词:

  未能如愿!

  失望透顶!

  战疫以来,虽然每次都积极响应、主动请缨,心想着能成为一名真正的“逆行者”,但在选派医护援鄂、援沪、援琼、援疆等,我都不幸“落选”。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守土有责,使命担当,在“败北”中坚持。

  10月17日23点38分,睡意朦胧中,接到科室主任电话通知,18日早7点30分在医院集合,前往渭南支援。从来电语气中听得出时间紧迫,还没来得及问支援的具体任务和人员情况,主任便匆匆挂了电话。

  从那一刻起,我睡意全无,急忙收拾行李,并向老公交代了孩子的网课学习、生活等。

  做好这一切时已近凌晨二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深感援渭使命的光荣。

  去时无畏!

微信图片_20221127093409.jpg

  10月18日清晨,15人集合,前往支援渭南市中心医院隔离病区。医院领导像护送自己孩子上战场一样,语重心长、依依不舍。每位队员信心满满,斗志昂扬,坚信一定不辱使命,不破楼兰终不还,保质保量完成支援任务,凯旋而归。

  当日中午,我们抵达渭南市中心医院,沟通后得知,目前市中心医院隔离病区病人多,医务人员紧缺,我们的到来犹如雪中送炭。了解情况后,我们进行岗前体检,在等待体检结果时同步进行岗前培训。大家仔细聆听隔离病区的分布、工作流程及注意事项,认真反复练习穿脱防护服流程,全员考核通过。

  培训结束时已是晚上8点多,当晚10名护理人员就进入到隔离酒店,开启闭环状态,第一时间投入到战斗中。

  次日,我们医疗组5人被安排到急诊科过渡病房工作。门诊就诊要提供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急诊科成为重要的就医通道,原本就很忙碌的急诊科,工作负荷变得更大。

  坚守阵地,共克时艰。

微信图片_20221127093416.jpg

  急诊科作为抗疫战场的“前线”,需要“双线”作战,既要应对病员剧增的常规救治及危重患者抢救,又要筛查出新冠疑似患者,任务重,压力大,我们训练有素,紧张而有序地投入到“前线”工作中。

  我被分配到第一医疗组工作,主要任务是协助分诊、陪检、抢救。工作难度虽不大,但节奏快、程序繁琐,每天上班都是小跑着穿梭于急诊科各个角落,平均每班接待患者百余人,参于抢救10余次。同时,对待每位患者不仅要仔细观察、耐心倾听,而且要小心、谨慎做好个人防护。每班下来,2万多步计数是平常之事,下班后腿困、脚痛、手麻,且伴随着天气转冷,还要忍受夜班寒冷的煎熬。

微信图片_20221127093421.jpg

  归来无恙!

  11月20日,30余天的援渭工作结束。在这次支援工作中,我们争分夺秒、全心全意投入,无一件医疗不良事件发生,不仅圆满完成支援任务,而且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受益匪浅。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斗中,医务人员化身战士,用自己的付出彰显责任与担当,众志成城、同舟共济,他们都是爱与生命的守护者,是最可爱的人!

  “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此次援渭任务虽然结束了,但疫情还未结束。隔离健康监测结束后,我们将返回岗位,继续用实际行动守护群众的生命健康。

微信图片_20221127093433.jpg

  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作者魏晓娜,系蒲城县医院消化肿瘤内科医师,援渭医疗队队员。)

编辑:西部新闻网宝鸡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