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新闻网:前沿 真实 引领 公益 网站热线:13259888867 总编信箱:xibuxinwen@qq.com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资讯中心 > 西部资讯 > 正文

《书房沟》读书会在西安正式成立

www.xibuxinwen.com.cn(2025-09-20)来源:未知
复制链接关键词:

古城秋意渐浓,文脉雅韵正盛。9月20日,由全国部分省市《书房沟》读者发起的以著名小说《书房沟》为研究对象和聚焦点,传播“书房沟”崇文重教、敢为人先;艰苦奋斗,心怀天下的书房沟文化精神的群众读书组织——《书房沟》读书会在古城西安正式成立。该读书会的成立标志着对这一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历史地域文化研究与推广进入系统化、组织化的新阶段。

《书房沟》自问世以来,便以其厚重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文学界与读者间赢得广泛赞誉。2012年1月,该书入选太白文艺出版社“西风烈”丛书——这一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自此开启了它的“文化传播”:报刊连载、电台联播,墨香与声韵交织,让书房沟的故事走进千家万户;多次再版仍供不应求,足见读者对其的喜爱与认可;2024年,英文版的推出更让这部中国地域文学佳作跨越国界,在海外绽放文化光彩;同时被改编成院线电影作品搬上大银幕,实现了从文学文本到“文化IP”的跨越式发展。

这份魅力,亦得到文学界名家的高度肯定。陈忠实曾这样评价:“书房沟,一方典型的地标,透射出中国人文观念在民间的深层涵义;书房沟,一个特殊的符号,演绎着历史风云变幻的真实印记;书房沟,无数布衣的归宿,繁衍着祖祖辈辈充满人性化的传奇故事,是一部很值得嚼思的好小说。”著名作家高建群更以“一本书房沟,半部宝鸡史”的盛赞,点明了这部作品与地域历史的深刻联结。

位于宝鸡市岐山县蔡家坡镇的书房沟,素有“宝鸡第一文化沟”之称:这里是周公礼乐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前周公庙静静矗立,承载着中华文明启蒙孕育的古老基因;这里是清末农民领袖李猪娃奋起抗争的故土,激荡着不畏强权、敢为人先的侠气;这里安葬着抗日爱国将领宋哲元的衣冠冢,浩然正气穿越时空仍令人动容;这里更是一个书写了近代教育传奇的圣地,从这条深邃的山沟里,走出了两获茅盾文学奖的文学巨擘张洁,走出了上千名大学生和三位院士,用“崇文重教”的实际行动,实现了“心怀天下”的远大抱负。

成立仪式上,文化界群星荟萃。高建群、孟建国、王海、李栋成、李彬、李巨怀、戴生岐、李西岐、冯西海、常晓军等著名作家和文化学者四十多人共同见证了揭牌时刻。据悉,读书会将设立专家指导委员会,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与作家担任顾问,为研究工作保驾护航;未来还将定期举办学术研讨、读书沙龙、文化交流等活动,让“书房沟文化”在互动中传承、在碰撞中创新。

在功能定位上,读书会明确了五大发展方向:一、倡导读书、读好书,努力打造出一种人人热爱读书学习的社会氛围;二、深入开展对小说《书房沟》的文本研究和文化解读,深入发掘其文化内涵;三、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促进海内外读者对中国优秀文学作品的鉴赏与研究;四、以文会友,相互学习,深入生活,激发思考,推动相关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和推广;五、积极开展各种力所能及的文化公益事业。

“我们将以《书房沟》为重要文化载体,深入挖掘其文学价值和文化内涵,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推广工作,让这部文学经典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贡献力量。”书房沟读书会会长赵博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心愿。

作为贯彻陕西省文化强省建设的具体实践,《书房沟》读书会的成立,将为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支撑。

编辑:西部新闻网宝鸡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西部新闻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西部新闻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推荐热点信息